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歷史法規

法規名稱: 特定體育團體建立運動裁判資格檢定及管理辦法
民國 107 年 05 月 28 日
立法理由:

第 一 條  本辦法依國民體育法(以下簡稱本法)第三十一條規定訂定之。

第 二 條  運動裁判(以下簡稱裁判)之分級及其得從事賽會執法之工作,規定如下:

一、C級裁判:擔任各級政府或特定體育團體舉辦之各種運動賽會或競賽之裁判。

二、B級裁判:擔任全國性以下各種分齡比賽及前款之裁判。

三、A級裁判:擔任全國性綜合運動賽會之裁判、國家代表隊出國比賽之隨隊裁判及前款之裁判。

第 三 條  裁判之檢定,應年滿十八歲以上,並具備下列資格之一者:

一、C級裁判:高級中等以上學校畢業,受運動專業訓練,並熟悉運動之競賽規則。

二、B級裁判:取得C級裁判證二年以上,具從事裁判實務工作經驗。

三、A級裁判:取得B級裁判證三年以上,具從事裁判實務工作經驗。

  持有第十條第四款之國外裁判證人員,其申請換證之審查資格條件,由各該特定體育團體訂定。

第 四 條 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,不得申請裁判資格之檢定:

一、犯傷害罪章。但其屬過失犯,不包括之。

二、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第一項所定之罪、妨害風化罪章及妨害自由罪章。

三、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之罪。

四、犯殺人罪。

五、違反運動禁藥管制辦法相關規定。

第 五 條  申請裁判之檢定,應填具申請書,及檢附下列文件、資料,並繳納檢定及證書費用,向特定體育團體提出:

一、國民身分證、護照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。

二、符合第三條資格規定之證明文件。

三、最近一個月內核發之無違反前條規定之警察刑事紀錄證明;具外國籍者,應檢附原護照國開具之行為良好證明文件。

第 六 條  前條申請人經審查通過者,應參加特定體育團體辦理之講習會,完成講習會課程,始得參加測驗;其應完成之時數,如下:

一、C級裁判:至少二十四小時。

二、B級裁判:至少三十二小時。

三、A級裁判:至少四十小時。

  前項講習會課程及測驗,應包括學科及術科。

  特定體育團體應辦理C級裁判講習會每年至少二次;B級及A級裁判講習會每年至少一次。

第 七 條  前條所定C級及B級裁判講習會,特定體育團體得委託地方性體育團體、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、中華民國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總會(以下簡稱受託團體)辦理,並得由受託團體向特定體育團體申請辦理。

第 八 條  學科及術科測驗成績檢定合格者,由特定體育團體發給裁判證。

  裁判證應記載下列事項:

一、核准字號。

二、姓名、出生日期及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。

三、照片。

四、運動類別名稱及授予等級。

五、發證之特定體育團體名稱。

六、發證日期。

第 九 條  裁判證有效期間為四年;經參加專業進修課程累計達四十八小時,並每年至少六小時者,於效期屆滿三個月前至六個月內之期間,得向特定體育團體申請裁判證效期之展延,每次展延期間為四年。

  前項專業進修課程,由下列體育團體辦理:

一、特定體育團體。

二、受託團體。

三、特定體育團體認可之其他體育團體或國際體育組織。

第 十 條  特定體育團體為辦理裁判之檢定,應先訂定實施計畫,報教育部(以下簡稱本部)備查;計畫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:

一、申請裁判資格之檢定,應填具之申請書、檢附之文件、資料及繳交之費用。

二、學科授課內容、學科與術科測驗方式、複查成績。

三、裁判證申請補發、換發。

四、持有國外裁判證者,申請換證審查之條件。

五、裁判之進修、管理、考核及獎懲。

六、辦理講習會及專業進修課程之收費基準及經費編列。

  十一  條  申請人通過裁判資格檢定後,特定體育團體應造冊及妥善保存,並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一項第五款規定,建立裁判資料庫。

  十二  條  裁判應遵守下列工作倫理規範:

一、謹守專業倫理,發揮運動競賽及運動教育之價值。

二、秉持專業、公正、公平及熱誠,使運動競賽之賽程或比賽順利進行。

三、熟悉裁判技術內容及比賽規則,定期參加相關進修活動。

四、對運動員不得有性騷擾之行為。

  十三  條  持有裁判證人員,有下列情事之一者,由特定體育團體註銷其裁判證,且三年內不受理其申請檢定:

一、申請檢定文件、資料不實。

二、取得裁判證後,有第四條規定情形之一。

三、違反前條規定,且情節重大。

四、轉讓、出借或出租裁判證予他人使用。

  十四  條  裁判經依前條規定註銷資格者,自註銷之日起三年後,始得依本辦法規定申請資格之檢定。

  十五  條  本部應對特定體育團體辦理本法所定事項,進行督導及考核。

  十六  條  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