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法規內容

法規名稱: 軍訓教官人事評審會設置要點
公發布日: 民國 95 年 05 月 09 日
修正日期: 民國 114 年 08 月 12 日
發文字號: 臺教學(六)字第1142802716A號 令
法規體系: 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
圖表附件:
法規功能按鈕區
一、為使教育部(以下簡稱本部)、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(以下簡稱
    國教署)、直轄市政府教育局、教育部直轄市、縣(市)聯絡處(以
    下簡稱聯絡處)及大專校院所設軍訓教官人事評審會(以下簡稱軍訓
    人評會)辦理其軍訓教官人事作業符合公正、公平及公開之要求,特
    訂定本要點。

二、各級軍訓人評會置委員五人至十九人,均為無給職,任一性別委員人
    數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三分之一,並由相關業務主管或軍訓主管擔任召
    集人;其成員如下:
(一)當然委員:由相關行政人員或學者專家及擔任軍訓主管職之軍訓教
      官組成,其人數不得超過委員總額二分之一。
(二)票選委員:以投票選舉方式產生;其中擔任軍訓主管之委員人數,
      不得超過票選委員總額二分之一。
  審議下列案件時應依各款規定增聘委員,至軍訓人評會之軍職代表人
    數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為止;其產生方式及員額分配如下:
(一)審議高級中等學校軍訓教官編制員額資格遴選辦法及專科學校軍訓
      教官編制員額資格遴選辦法(以下併稱各級學校之軍訓教官編制員
      額資格遴選辦法)第六條第七款、第十款、第七條第三款或第四款
      案件時,自國教署建置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校外學
      者專家人才庫(以下簡稱教評會人才庫)遴聘之。
(二)審議各級學校之軍訓教官編制員額資格遴選辦法第六條第四款至第
      六款、第七條第一款或第二款案件時,自依校園性別事件防治準則
      第二十三條規定建置之校園性別事件調查專業人才庫遴聘之。
(三)增聘之委員,於審議前二款案件時,始具委員資格;其委員人數及
      任期不受前項、第三點及第四點規定之限制。

三、本部軍訓人評會規定如下:
(一)組成:置委員十九人,由當然委員九人及票選委員十人,依下列規
      定組成:
    1、當然委員產生方式及員額分配:
    (1)督導次長(兼召集人)。
    (2)主管司長(兼副召集人)。
    (3)法制處、政風處及人事處各推薦科長以上一人,計三人。
    (4)主管司科長以上一人。
    (5)國教署學務校安組組長或副組長一人。
    (6)法學及性別平等之學者專家各一人,由召集人遴派擔任。
    2、票選委員產生方式及員額分配:
    (1)校園安全維護及全民國防教育資源中心主任一人,由各區資源
          中心主任互選之。
    (2)直轄市政府教育局或聯絡處軍訓督導一人,由直轄市政府教育
          局及聯絡處軍訓督導互選之。
    (3)專科以上學校三人:由各區資源中心推薦軍職軍訓主管一員、
          軍訓教官男、女各一員,並由候選人互選產生。各區資源中心
          候選人產生方式,由各區資源中心定之。票選委員互選之選舉
          作業說明,由本部定之。
    (4)高級中等學校五人:由各直轄市政府教育局、聯絡處推薦之高
          級中等學校票選之候選人互選產生。
(二)職掌:
    1、軍訓教官人事政策及法令研討、諮詢或建議。
    2、軍訓教官特殊重大獎懲與不適任人員案件審議及建議。
    3、校級軍訓教官資績決審與推薦資格審議及建議。
    4、軍訓教官特殊遷調個案審議及建議。
    5、他有關軍訓教官人事事項之審議及建議。
    6、本部依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五款規定應
        召集之評議會議,得併入本部軍訓人評會辦理之。
(三)委員選舉及任期:
    1、軍訓人評會委員應於改選年度之七月三十一日前完成年度選舉。
    2、軍訓人評會委員任期為二年,得連選連任一次。
    3、票選委員因故出缺時,應按選舉時各類候選人得票數高低依序遞
        補;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。
(四)會議:
    1、會議由召集人召集之,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,必要時得召開臨時
        會議。開會時,得請有關人員列席。
    2、會議主席由召集人擔任,召集人因故不能出席時,應指派副召集
        人或當然委員一人代理之。
    3、軍訓人評會之決議,應有委員總額二分之一以上之出席,以出席
        委員二分之一以上之同意行之。但不適服現役之決議,應有委員
        總額三分之二以上之出席,以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行之;迴避
        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計算。
    4、委員有出席開會之義務。委員應親自出席,不得委託他人代表出
        席。

四、除本部軍訓人評會外,各級軍訓人評會規定如下:
(一)組成:
    1、國教署軍訓人評會,置委員十五人至十九人,由當然委員七人至
        九人及票選委員八人至十人,依下列規定組成:
    (1)當然委員七人至九人:國教署督導業務之副署長(兼召集人)
          、學務校安組組長或副組長一人(兼副召集人)、秘書室推薦
          科長以上一人、學務校安組推薦科長以上二人、直轄市政府教
          育局或聯絡處軍訓主管一人至二人,法學、性別平等或學生輔
          導之學者專家一人至二人,由召集人遴派擔任。
    (2)票選委員八人至十人:各直轄市及縣(市)薦報票選軍訓主任
          教官及軍訓教官至少一人,由召集人遴派軍訓主任教官及軍訓
          教官各四人至五人擔任。
    2、各直轄市政府教育局及聯絡處軍訓人評會之組成,應報國教署備
        查;軍訓人評會組成委員人數不可低於五人,應擇聘學校學務、
        行政主管、法學、性別平等或學生輔導之學者專家擔任,其人數
        不得超過委員總額二分之一。但軍訓教官未達十人之縣(市)得
        不設置,由軍訓人員相關會議行之或提出設置規劃後報請國教署
        備查辦理。
    3、專科以上學校軍訓人評會之組成由各校訂定,並經校長核定後,
        報本部備查。但軍訓教官未達十人之學校得不設置,由軍訓人員
        相關會議行之。
(二)職掌:
    1、軍訓教官人事政策與法令研討、諮詢或建議。
    2、軍訓教官特殊重大獎懲案件審議及建議。
    3、校級軍訓教官推薦資格審議及建議。
    4、軍訓教官特殊遷調個案審議及建議。
    5、其他有關軍訓教官人事事項之審議及建議。
(三)委員選舉及任期:
    1、軍訓人評會委員應於改選年度之七月三十一日前完成年度選舉。
    2、軍訓人評會委員任期為二年,得連選連任。
    3、票選委員因故出缺時,應按選舉時各類候選人得票數高低依序遞
        補;其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。
(四)會議:
    1、會議由召集人召集之,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,必要時得召開臨時
        會議。開會時,得請有關人員列席。
    2、會議主席由召集人擔任,召集人因故不能出席時,應指派副召集
        人或當然委員一人代理之。
    3、軍訓人評會之決議,應有委員總額二分之一以上之出席,以出席
        委員二分之一以上之同意行之;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計算。
    4、委員有出席開會之義務。委員應親自出席,不得委託他人代表出
        席。

五、評審規定:
(一)審議事項除特殊案件外,均以會議方式行之。
(二)審議事項遇有涉及委員本身或相關者,應自行迴避;未自行迴避者
      ,得經軍訓人評會決議請該委員迴避。
(三)有具體事實足認軍訓人評會委員就審議案件有偏頗之虞者,得經軍
      訓人評會決議請該委員迴避。
(四)軍訓人評會之決議,提供上級政策參考及軍訓主管採擇施行之。
(五)各級軍訓人評會之決議案件,於陳報時應符合有關軍訓教官之人事
      、遷調、遴選、推薦及進修等規定;經本部審查未符規定之案件,
      各級軍訓人評會應依各該規定重新辦理之。
(六)各級軍訓人評會之職掌劃分,依附表之規定。

六、一般規定:
(一)軍訓人評會委員於非會議期間,除經委員會議決議外,不得與當事
      人、代表其利益之人或利害關係人為程序外之接觸。
(二)軍訓人評會出席人員對會議情形應嚴守秘密。

七、現行各級軍訓人評會之組織與本要點規定不符者,應調整之,並函報
    本部權責機關備查。